编辑部修改意见(请逐条对照)
□1该文若为国家或省、部级基金项目产文,请在第一页页脚处注明:****基金资助项目及批号,例如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6974013)。
□2 请在第一页页脚处补充第一作者简介(姓名、出生年、性别、职务职称、主要研究方向、E-mail地址),后面的作者中如有博导,也请补充简介。内容包括:姓名、性别、出生年、学位、职务职称、主要研究方向、详细通讯地址,联系电话、E- mail 地址 。
□3中文题目不超过20个字;英文题目第一个首字母和专有名词大写,其它均小写。
□4 请补充该文所列作者的详细工作单位(中英文),英文单位除介词外首字母大写。
□5中英文摘要需修改补充,内容应包括:研究的 目的 、主要 方法 、 结果 、 结论 四要素。英文摘要一般以150~200个英文单词为宜,内容应具体、准确,切忌空洞。我刊为核心期刊,请您对中英文摘要仔细修改。
□6补充关键词3~5个,用分号隔开。
□7 请补充中图分类号 。
□8请对文字进行适当删减,全文(包含图表)要求在1万字(5~6页)以内。
□9 请补充英文表题及英文图题 。表中栏目及图的标目应按标准方式标注。如:时间的标注方式应为 t /s 或 t /min 或 t /h ,速度的标注方式应为 v /m·s -1 。
□10 文中的外文符号应注意正斜体及黑白体,一般变量应为 斜体 ,矢量、张量及矩阵应为 黑斜体 ,常量 e 、π、三角函数、虚数单位 i 、 j 、转置 T 等等应为正体。上下脚标符号如为标识性的,应为正体;如为量的符号,则为斜体。
□11请严格按照标准补齐参考文献缺项,按标准方式著录,各类文献标准著录方式如下:
(1)专著: [ 序号 ] 作者姓名.书名 [M] 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:起页码-止页码.
(2)期刊: [ 序号 ] 作者姓名.论文题目 [J] 期刊名,出版年,卷(期):起页码-止页码.
(3)会议论文集: [ 序号 ] 作者姓名.论文题目[C]//论文集名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 . 起页码-止页码.
(4)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: [ 序号 ] 作者姓名.论文题目 [D] .出版地:出版者,出版年 .
(5)规范: [ 序号 ] GB50011-2001,建筑抗震设计规范[S].
□12 参考文献应在文中标出出处;同时请适当引用本刊相关参考文献 。
参考文献超过三个作者以上,取其前三个作者并加“,等”字。
中文参考文献请补充英文翻译,书名、期刊名务必核查准确,英文参考文献保持原样。
如:王献国.抗震设防目标和地震作用的比较[J].世界地震工程,2006,22(3):11-13.
W ANG Xi anguo . Comparison of seismic fortification aims and earthquake actions [J].World Earthquake Engineering, 2006,22(3):11-13.
外文文献:姓在前,名缩写。如:Goel R K, Chopra A K. Improved direct displacement-based design procedure[C]// Proceedings of Strictures Congress, 2001.
□13文章结构顺序依次为:题目,作者名,作者单位,中文摘要关键词,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,对应的英文题目,作者名(如WANG Xianguo),英文作者单位,英文摘要关键词。正文部分:引言,1(1.1,1.2,1.3可扩展到3级标题),2,3, …… 依次排列。
□14文中图及照片请存在单独的文件中,保存为能处理的格式,如*. J pg *.tif、等。
□15请 E - mail 发给我们(请标注稿件编号及修改稿字样)。
□16 请写明您的交款单位、通信地址、邮编、电话及 E-mail ,以方便联系。
通讯地址: 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《世界地震工程》编辑部 冯微微 收 邮编: 150080
E - mail : jwee@iem.ac.cn Tel: 0451-86652820